您的位置:首页 >行情 >

4月居民存款减少1.2万亿!13个月来同比首次转负,超额储蓄开始释放?重回理财还是提前还贷?

2023-05-12 18:02:42    来源:金融界

5月12日消息 央行昨日发布4月份金融数据,2023年4月,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,同比多增649亿元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分部门来看,居民部门信贷再度转负,其中短贷、中长贷分别减少1255、1156亿,同比分别少减601、多减842亿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居民中长贷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三次负增长,前两次分别是2022年2月、4月。

伴随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的同时,居民存款也在降低。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,同比多减5524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减少1.2万亿元,同比多减4968亿、自2022年2月以来同比首次转负。

居民中长期贷款放缓背后:提前还贷+房地产销售回落

兴证宏观统计,4月新增居民贷款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弱值,低于2022年4月,居民中长期、居民短期贷款均较弱。从累计值来看,今年前4个月累计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也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,低于2022年。

居民信贷缘何放缓?广发宏观指出,银行在一季度集中冲量后,完成普惠金融贷款考核指标的压力缓释,居民经营贷款的投放力度减弱。

另外,资产负债两端利率不平衡(资产投资回报率低、债务成本高)的环境下,可能仍有部分居民选择提前还贷。

华泰固收则提到,这和4月的地产表现也是一致的。4月楼市行情转淡,30城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回落至28%,整体低于一季度。同时二手房成交热度也有一定回落。

海通宏观分析,在去年同期有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情况下,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同比多减了241亿元,指向居民部门正在继续“降杠杆”。从中长贷表现看,居民“提前还房贷”的趋势仍在持续。

海通宏观分析,一季度的信贷强势表现明显受到了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的支撑,包括房地产销售在一季度快速回暖,但4月以后已经边际回落;消费贷或也有短期的冲量。另外一季度银行可能在零售端也相对积极,一定程度透支了后续的需求。

海通宏观认为,4月数据可能更接近当前实际的需求情况,也就是居民加杠杆的动力明显偏弱,背后是中长期信心不足的问题。

粤开证券认为,金融数据大起大落是近年来的常态,主要体现为一季度金融数据开门红、4月迅速回落,这种现象是特定的政治经济现象,这反映出政策靠前发力推动经济恢复但总需求仍不足。

13个月来同比首次转负!居民存款减少1.2万亿

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,同比多减5524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减少1.2万亿元,同比多减4968亿、自2022年2月以来同比首次转负。

对此,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,根据季节性规律,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“搬家”,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。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,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。

广发固收刘郁研报就指出,4月居民存款下降约1.2万亿元,而理财规模增加1.2万亿元,可能反映部分居民存款重回理财。

此外,长江证券(6.08 -0.98%,诊股)认为权益市场回暖以及提前还房贷也是存款大量减少的原因。一方面权益市场有所回暖,地产金三银四以及清明、五一小长假,促使居民部分存款转为投资和消费,另一方面居民中长贷再度转负,指向居民拿存款提前还房贷的行为仍存在。

不过,招商宏观则分析居民存款减少符合季节性规律,目前无法从4月数据得出居民加速偿还房贷结论。从历史规律来看,4月及7月一般是居民存款减少的时点。以4月为例,今年1.2万亿居民存款的减少量少于2017(减少1.22万亿),2018(减少1.32万亿)及2021(减少1.57万亿)。

东吴宏观陶川分析,超额储蓄开始放量,但是流向可能有点窄。从资产和经济表现看,市场心心念念的超额储蓄可能基本上没有流向投资,部分流向了消费,大量流向了房贷,对应的就是股市增量资金不足、博弈特征明显,人流量报复性恢复、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仍不尽如人意(五一人均旅游支出约为2019年同期的80%),居民提前还贷情绪浓厚、二手房挂牌量大涨。

从历史上看,储蓄意愿下降后往往率先复苏的是投资意愿,然后才是消费。目前来看基本符合这一模式,只是居民选择的投资模式是还贷,以此修复资产负债表,而消费复苏主要还是“以量取胜”,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就业和收入的明显改善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