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行情 >

立市以来首次!深圳人口,负增长了!

2023-05-09 11:22:59    来源:城市财经

作者:子非鱼

01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

5月8日,深圳统计局终于发布了《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,期待已久的人口数据揭晓:

2022年,深圳常住人口1766.18万人。其中,常住户籍人口583.47万人,占常住人口比重33.0%;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.71万人,占比重67.0%。

这一规模,相较于2021年的1768.16万人,减少了1.98万人。这是深圳1979年立市以来,也即44年来,人口首次负增长。

广州统计局早在4月3日发布了预告,表示很快会发布统计公报,但一个多月过去了,仍然没有发布。

1979年1月,中央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。

1980年8月26日,中央钦定深圳为国家经济特区,这一天也被坊间公认为深圳的生日,自此中国南海边的这座小渔村,开启了晋升世界超大都市的华丽之路。

人口和经济一路狂奔,创下了深圳速度。

人口方面,197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31.41万人,1987年人口突破100万,1991年突破200万,1993年突破300万,1994年突破400万,1997年突破500万,1999年突破600万,2000年突破700万,2004年突破800万,2007年突破900万,2010年突破1000万,2011年突破1100万,2013年突破1200万,2014年突破1300万,2015年突破1400万,2017年突破1500万,2018年突破1600万,2019年突破1700万。

到2021年,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1768.16万人,是1979年立市时的56.3倍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深圳市统计局

经济成就更加辉煌。

1979年深圳的GDP为1.96亿元。1983年突破10亿,1989年突破百亿,1996年突破千亿,2010年突破万亿,2016年突破2万亿,2021年突破3万亿,达到30664.85亿元,四十多年翻了15615倍。

制图:城市财经,数据:深圳市统计局

关键问题来了,如此斐然的成绩,深圳为何在2022年出现人口下滑?

02

人口下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

深圳人口下滑,既有客观原因,也有主观原因。

先看客观原因。有两个方面:

第一,全国人口整体见顶转向。

2022年全国人口受新生儿跌破千万影响,人口减少了85万,正式迈入通缩通道,是61年首次负增长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56万,跌破千万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统计局

同期的死亡人口1041万,最终造成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全国近一半省市自治区人口减少。

同时,上周本号梳理的已经公布人口数据的225个城市,有116座人口在减少,超过一半。

仍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,整体也进入了换挡降速阶段。

目前广州尚未公布数据,但按照广东省的人口数据来看,广州2022年大概率也是在减少。

很有可能2022年会成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同时减少的一年。

第二,受口罩因素导致的人口回流影响,广东省人口也出现了历史性转向。

2022年末,全省常住人口12656.80万人,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27.2万人。我仔细梳理过广东省历年的人口数据,发现这也是自1952年以来,广东省人口首次负增长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广东省统计局

此外,广东省2022年出生人口105.20 万人,出生率8.30‰;死亡人口63.00万人,死亡率4.97‰;自然增长人口42.20 万人。自然增长人口42.2万,常住人口却减少了27.2万,这意味着去年一年广东省人口流出了69.4万人。
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广东省人口都不应该减少,但现实确实是减少,只有一个合理解释,那就是去年口罩因素影响之下的人口回流。

去年口罩之下,广东省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。深圳、广州去年疫情不断,去年一季度深圳曾按下了一周暂停键,之后虽然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,但影响从未间断。

去年四季度,广州更是成为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,当时引发了海珠区很多城中村人撤离广州。

从数据来看,2022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,人口都在降档换速。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有的增量在扩大,有的甚至扭转了此前的负增长,人口开始增加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

此外,珠三角9市,已公布数据的8座城市中,只有珠海人口2022年保值正增长,其余全部在减少,这是非常罕见的一幕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城市统计局

除了客观因素外,还有深圳自身的主观因素,那就是高房价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。

深圳过去四十多年来,人口、经济、产业、工业、科技、金融发展速度都让世人感叹。

但是,在人口和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下,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,限制了深圳的住宅供应,另一方面过度热钱疯狂炒作,让深圳的房价成为了大多数深圳人遥不可及的梦。

房价与房租的高企,大幅提升了深圳的营商成本,对深圳开启了挤出效应。

最明显的佐证数据在于:

第一,2021年在杭州、成都、西安等城市仍有二十多万人口增量的背景下,深圳人口从过去每年人口增长五六十万的情况下,突然跳水,仅增加了4.78万人。

同期的广州也从过往每年人口增加几十万的背景下,人口增量跳水至7.03万。

深圳、广州这两座过去人口增量一直位居第一第二的城市,在2021年人口增量榜单上掉出了前十。

第二,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,2021年为4344家,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。

迁出的企业74.5%留在了广东省内,其中东莞承接深圳的制造业企业最多。

2016年,华为终端落户松山湖后,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、华勤通讯,华为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、易宝软件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进驻松山湖。

除此之外,深圳的蓝思科技、大疆、康佳、顺丰、欧菲光等一批行业巨头纷纷在东莞建设基地。

公开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深圳外溢产业中留在广东省的企业,有超40%被东莞承接。

当然,深圳在溢出的同时,也有很多企业迁入,也有很多企业注册。

深圳正在被高房价高租金推动着转向,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出去。

按照深圳的规划,未来的深圳,核心区将全面CBD化,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;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;普通的制造业,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。

03

人口格局已然改变

尽管无论是广东省人口减少,还是深圳、佛山、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人口减少,都是受去年宏观因素影响为主要。

但是,在今年宏观大环境改善下,深圳人口即便回归正增长,也很难像过去一样动辄几十万的人口增量。

一线城市的人口整体增量领跑势头,已经交给了二线城市。中国人口增量格局已经生变。

这种变化,早在2021年就已经出现。

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走过了快速爬坡阶段,开始进入持平阶段。而二线省会城市则接过棒来,承担人口增量主战场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城市统计局

导致这种局面,诱因可能是疫情,但疫情也只是加速了周期,并不是决定性因素。根本因素还是城市自身发展的结果。一线城市的高房价、高租金、高生活成本,市场的这个无形之手,本身就在左右着人口的去留。

而随着二线省会城市不断崛起,尽管二线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、产业丰富度、就业机会,仍与一线有较大差距,但结合生活成本来说,二线省会城市,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最佳的选择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